NEWS
T: 021-69223125
2020.12
如何定义设计本身?

枯燥且干燥预警,你可能坚持不到篇尾。

“设计就是设想、运筹、计划与预算。”

尹定邦《设计学概论》第一章第一句就是设计的定义。同志们,看书要认真啊。

当然,也别说掉书袋什么的,因为这些东西真的早就被先人总结好了。只是当我们学习的时候没法理解。

《设计学概论》这本书基本上是设计专业学生必学的教材,非常有价值。但问题是,我们开始学这本书的时候,大多是在设计的窥门阶段,没有大量的实践与思考,很多东西理论上高度概括的内容看了也白看,只能死记硬背,应付考试。无法理解的高度概括就等于空泛。

而当你从事了多年实践,听过各家之言,反复琢磨设计的意义,当你发现众多观点都过于主观和片面,这时再看这句话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精髓所在。

一言蔽之,设计的本质就是一种探索性的思维活动。

它是一种手段,本来渗透于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,只是在专业高度发展细分之后,这种思维活动才被单独提炼出来,成为单独专业,所以这个专业出现的时间较晚。

你会发现设计在我们的生活的中无处不在。你可能觉得,此设计非彼设计,但这不过是学科分化经年累月之后的刻板印象而已。

请你静下心来仔细想想,平面设计、动画设计、游戏设计、工业设计、建筑设计、珠宝设计、服装设计、机械设计、电子电路设计、水利工程设计等等等等,拨开他们的表像之后剩下的是什么呢?

专业知识和技法么?

不,是在你学到这些知识之后,驱动你去运用它的那个东西,是你是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时所动的脑子,也就是设计。

探索,意味着要去做调研、要去采风,解决问题意味着你要去实践,实践需要循序渐进,所以要画草稿、做草模、做实验、做迭代。到这是不是感觉跟咱们在学校所学的挂上钩了。

专业知识和技法,比如金工、绘画、镶嵌、工程原理等等,就像气球的皮,设计则是气球里面的气,没有皮,气会散掉;没有气,皮就是瘪的;气过量,气球会炸掉;只有气量维持在合适的水平上,气球才能保持理想的形态。

合理运用设计思维和专业知识/技法,才能得到优秀的设计,设计不足,没有新意,设计太过,就落入了为了“设计而设计”的套子。

学习设计,关键在于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方法。

学画的人都知道一个词,叫“匠气”,美术老师有时候会说,“画的不错,就是匠气重了”。什么叫“匠气”?这里的“匠气”就是说画者太注重技法的运用了,没有总结,没有提炼,没用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,也就是缺少了对画面的设计。

擅长画工的叫画匠,擅长金工的叫金匠,擅长钳工的叫钳匠,他们加工的对象是实际的物质。

而思维加工的对象是信息。将输入的信息进行推演、融合,利用种种的方法进行加工最后产出结果的职业,就是设计师。

将这套方法用到珠宝上,就是珠宝设计师,将它用在建筑上,就是建筑设计师,将它用在机械上就是机械设计师。

讲了这么多,你会发现,设计不是别的,就是一种思维方式,一种手段,一种工具。

所以很多人会说,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。

很多人还会说,艺术是用来表达自我的,并以此作为二者差别所在。

这种观点将设计和艺术拉到了同一个高度去探讨,但仔细想想,“艺术是用来表达自我”这种情况其实只是艺术的一部分,真正的艺术要比单纯的“表达自我”丰富的多。

那艺术与设计该怎么区分呢?

不如回归到设计的本质上去,设计是创造的过程和手段,而艺术包含了创造的初衷、过程和结果,可以说艺术就是创造本身,这符合当代“一切皆艺术”的观点。设计品与艺术品之间界限模糊的原因也体现于此,同为创造的结果,只是所处的语境不同而已。

当我们开始学设计的时候,图样图森破,有时候naive,只能书上写什么就背什么;

等我们入门了上手了,又开始“胡思乱想”提出自己对于设计的观点,但总是觉得不到位,欠点意思;

等到想破头皮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,回过头来再看看当初那本“入门教材”,才发现前人说的真TM对,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。

这就是“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再到看山是山”的过程。而当你经过这个过程,回头去跟别人解释什么是山的时候,你怎么知道对方理解到了“看山是山”呢,还是“看山是山”呢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更多品牌设计作品请点击下面链接:

“品牌设计 ”/


RELATED INFORMATION

相关案例

SHAPING THE FUTURE OF BRAND.
CONNECT US.

开创品牌的新时代。即刻与我们联系:021- 6922 3125